网站首页 > 厦门景点> 文章内容

厦门考察团赴云南、贵州考察乡村旅游

※发布时间:2017-9-28 9:46:1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为促进厦门市乡村旅游发展,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加快厦门新农村建设,4月17日至22日,厦门市旅游局严琪副局长带队,组织市发改委、市农办、市海洋渔业局、市统计局、各区旅游局及部分乡村旅游开发点负责人前往云南、贵州等地进行考察和调研,通过实地学习考察,全体团员初步了解了云南、贵州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拓宽了工作思,为下一步厦门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团结乡,总人口213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1.2%。人文景观众多,民族风情浓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乡。过去,乡经济发展非常落后,是一个典型的“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产靠救济”的贫困山区乡。1998年初,开始试办“农家乐”旅游;1999年11月,在省、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树立了15个样板户,目前,“农家乐”旅游户从推出时的15个样板户增加到了80余户,床位由200个增加到了1646个,在不断扩大和改进旅游设施的基础上,完善、开发建设了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潭豹子箐生态旅游区、大兴桂皇阁原始森林旅游区、龙潭小村“欢喜滑草场”、大河万亩果园等一批“农家乐”配套旅游区(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欢喜滑草场”,它是西南第一家滑草场,占地35000平方米,分为28000平方米的滑草区和7000平方米的滑车区及20900米的速滑赛道,整个滑草场就是一个大的绿色生态园,让游客在运动之余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滑草场”被评为“全国20大健身著名景观”,2001年被认证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成为世界经典假日谷赤足登山赛道。

  团结乡的“农家乐”项目从选点到样板户推出,再到开拓市场、引进滑草场等新兴配套项目,始终得到了云南省、市、区领导的重视及各级旅游部门的指导和帮助。省委副王学仁、副省长黄炳生、邵琪伟、省旅游局刘平局长、罗明义副局长和昆明市委副、市长章振国、市委副李庄、副市长雷晓明等省、市领导都对“农家乐”旅游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全面调研。省、市旅游局不仅在政策、资金上对农家乐给予了大力扶持,而且把它作为生态旅游和假日休闲旅游新产品,通过报刊、电视、及互联网等多种向社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介绍。

  现在“农家乐”已不是单纯的食、宿、购,而是延伸了行、游、娱三要素,现年接待旅游者规模可达到40万人次,已经成为昆明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新热点,也是昆明乡村旅游的品牌之一和昆明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喜洲镇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总人口63760人,总户数15504户,其中白族人口占90%,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建制镇。2005年被确定为云南旅游小镇。发展乡村旅游以来,全镇旅游综合收入21.7亿元,旅游综合税收入2457万元,大理旅游集团蝴蝶泉分公司、喜洲严家民居旅游公司、玉带旅游公司、喜洲古镇旅游开发公司四家旅游公司直接门票收入2.68亿元,周城餐饮协会收入1123万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48元,比开发前净增收入1025元。

  旅游开发之前,村民可以随意乱搭乱建,建筑风格,使白族民居古镇筑群的风格遭到一定程度的。旅游开发后,制定了喜洲古镇的旅游开发与规划,镇、村、公司、农户共投入、、整修资金共5000万元,接下来再投资2.5亿元,修复整治石头石板面12250,重建“提名坊”广场,面积增至2000,修缮111院传统民居。

  “+公司”及“农民旅游协会”联合开发模式一是由喜洲镇与旅游开发公司共同投资,由镇国资公司与大理旅游度假区开发公司分别作为股东组建大理旅游古镇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与镇、村委会达成协议经市人民同意授权经营40年,由公司作为旅游企业负责组织开发经营。二是由农民自愿发起,引导成立周城餐饮协会,共同做强做大大理旅游餐饮业,会员有34家餐馆,采取旅游刷卡方式结算,通过这种做法,使旅游餐饮业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标。三是由自然村干部与村民代表共同组建蝶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全体村民作为股东,主要从事旅游产品开发和销售,同时由村集体收入来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旅游购物市场、停车场、道等。负责和规划工作。市、镇均出台古镇通告,公司根据的要求和规划安排进行开发利用包装景点组织演出、展示文化、解决食宿、构建游、购、娱、玩、食、宿要素,组织客人旅游、串点连片、编制线、经营管理、开展旅游。村委、协会负责治理脏、乱、差、卫生、村民培训等。

  束河古镇现有近1000户人家,5000人,面积约1平方公里,居住着纳西、汉、藏、白等6个民族。束河古镇在旅游小城镇建设中,注重科学规划,与开发并重,利用地理区位、生态、历史文化等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从一个鲜为人知的边陲小镇发展为全国最佳人居魅力名镇、全国AAA风景旅游区。平均每天游客超过5000人,节假日或黄金周高峰时,每天游客达到1.2万人。年接待游客120万人,年旅游总收入2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800元提高到2005年的4000元,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

  为了在旅游开发中不原有村落风貌,束河古镇组建了民间旅游合作社,开发“庭院旅游”业务,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定点户”,按一定标准配置服务设施,开辟“庭院旅馆”、“民居客栈”、“庭院商店”、餐饮茶吧、手工作坊、骑马旅游等,带动广大居民参与旅游,增加收入。2002年,丽江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昆明鼎业集团参与丽江束河古镇的开发。束河古镇的开发建设始终遵循“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思,与开发并重,通过实施束河茶马古镇与发展项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被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冠名为“束河模式”,其发展模式被列入“2004年中国经验”,成为中国旅游小城镇开发建设的一个成功典范。

  束河古镇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让当地居民受益。按照“四个一部分”的办法,多方安置就业岗位,共安排解决了326个失去部分土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其中安排保安153人,环卫绿化工人95人,厨师及酒店服务11人,导游及其他的67人。积极引导和鼓励失地农民投身旅游业,使古镇居民成为旅游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目前,已有60多户本地居民从事旅游餐饮业,其中有明显效益的有40多户;已有150多户本地居民出租自家房屋参与商铺经营,仅此一项每年的纯收入就达700多万元。

  天龙屯堡是明代耕战经济在贵州安顺的历史遗存。由于时代、地理和这个移民群体自身的文化渊源等诸多方面的原因,600多年来,屯堡人始终明代江南的习俗不变,与现代人的社会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使每个走近它的人都感到格外新奇,学者们把它称之为“屯堡文化”,并掀起研究热潮。平坝县天龙村便是散落在安顺数百个屯堡村庄中的一个。作为“屯堡文化”的代表之一,天龙依托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不断完善的旅游和设施,通过“公司+农户+旅行社+”的运作模式,开设了演武堂看地戏表演、雕刻房参观地戏脸谱雕刻、在屯堡农家参与屯堡印花粑的制作、品尝屯堡家宴、登天台山等活动,目前,天龙村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并荣获全国文明先进单位及贵州省文明旅游景区等称号。

  平坝县天龙村的开发是由个人、旅行社分别作为股东出资组建“天龙旅游开发投资经营公司”,公司、与镇、村委会达成协议,经县同意授权经营50年,公司作为旅游企业组织开发经营;镇、村委会组建“与开发办公室”作为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管理,村民自愿发起成立旅游协会,由协会代表村民参与旅游开发事务。由公司统一景区的经营管理,统一收取门票,负责景区内开支,负责和规划工作,县、镇出台通告,公司根据要求和规划进行开发利用、包装景点、组织演出、展示文化,构建旅游6要素,旅行社编排线,组织游客。村委、协会负责卫生的治理和改善,还负责对村民的培训。通过开发乡村旅游,使全村收入大幅度提高、村民人均纯收入比开发前增加420元,家庭总收入增加48%,全村从事旅游经营的农户占总户数的26%,全村户均收入超过1万元,全村经营总收入中78%来自乡村旅游。全村参加旅游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44%。

  本次通过对云南、贵州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经营的考察学习,虽然我们考察的点、面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我们认为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做法,给予我们很好的,结合厦门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基于厦门市现在的乡村旅游资源分布情况,考虑各级财政的实际情况,短时间内全面开发不太现实,结合厦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在岛外先选择2至3个有代表性的、条件比较成熟的村镇,作为厦门市乡村旅游的示范项目,重点扶持,走重点建设、示范带动的发展道。例如,翔安的吕塘村,有古树林、吕塘戏校,还有正在筹建的闽台戏曲大观园,交通等公共设施也比较完善,当地也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积极性;又如同安的德安古堡,目前已经有一定雏形,每到周末,市民自发前往参观、吃农家菜,交通也比较便利,可进一步扶持,做深度开发;以上两个村,如果加以指导和规范,在年内即可成为我市乡村旅游的示范点。

  在野山谷或者天竺山森林公园,引进昆明团结乡的滑草项目,结合现有的山体坡度,将其开发成滑草马拉松比赛的赛道,并申请开办滑草马拉松比赛,与我市的环岛长跑马拉松相呼应,成为具有国际特色和影响力的特色体育旅游产品,健康的休闲,符合时代潮流。

  由于厦门市乡村旅游资源多分布在岛外,土地性质比较复杂,道建设、道等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市能够在政策以及资金成面给予重点扶持,从三农工作的角度出发,用旅游带动就业和创收,切实有效帮助村民(居民),尤其是失地村民,加速我市城市化进程。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走以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部门同心¥协力共同扶持的子,市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建设我市新农村的大盘,整合财政、旅游、规划、农业、海洋渔业、各区的资源,对全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制定规划,使乡村旅游资源在规划的指导下分期、分批加以开发和利用。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在今后的开发中,应该将要开发的社区作为乡村旅游发展主体进入规划、开发等重大的决策执行体系中来,在开发中要充分调动村民(居民)的积极性,他们的即得利益,组织村民为游客提供土特产品、手工艺品的制作和销售,开办农家乐等。还要对参与经营服务的村民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服务意识、和民风民俗的意识。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